叙述连铸技术一路上的演变历程
连铸技术从50 年代用于工业生产以来, 发展了很多种机型。图中是立式连铸机, 它是最早用于工业生产的机型。随着铸坯断面的增大与所需铸坯定尺长度的加长, 设备高度必须相应地加高, 为了降低设备高度, 发展了立弯式连铸机。在此基础上, 演变出带直线段的弧形连铸机。为了进一步降低设备高度, 发展了弧形连铸机。图 是水平式连铸机, 它是高度最小的机型。
影响倾动力矩曲线的因素主要有炉型的变化和耳轴的位置。转炉在冶炼过程中, 由于炉衬被浸蚀,但炉墙的浸蚀比炉底大得多, 老炉重心下降。由于老炉铁水装入量增加,因此老炉合成力矩要大于新炉。但由于冶炼的强化, 在炉役后期, 炉口结渣量增大, 空炉重心上移, 有可能出现老炉的倾动力矩小于新炉的数值, 甚至出现全负力矩的情况。因此在绘制倾动力矩曲线时, 对炉口结渣要特别给予注意。耳轴位置在纵向的变化, 对倾动力矩有强烈地影响, 随着耳轴位置的上移, 倾动力矩的波峰值和波谷值都上移, 波峰值要增大, 而波谷值可能由负值变为正值。当耳轴位置下降时与上述相反。
处于发展阶段的连铸机型, 还有轮式连铸机及薄板坯连铸机等。如果按所铸坯型来加以区分, 则可分为板坯、 大方坯及小方坯连铸机。雷蒙磨厂家在习惯所称的方坯连铸机中,也包括矩形坯、工字坯及圆坯在内。如果按一个机组(即共用一个盛钢桶的几台连铸机)所浇铸坯流数来区分,则可分为单流、双流及多流连铸机。用于工业生产的小方坯连铸机最多到8 流。如果在一台连铸机上,既能浇铸板坯,又能浇铸几流大方坯,则称为组合浇铸。